6月3日消息,華為邀請蔡成杰導演用P30 Pro手機拍攝的微電影《悟空》,被不少網友關注和觀看,短片中主人公是一個酷愛孫悟空的小男孩,貫穿全片的精神主線正是:小男孩喜愛孫悟空,是因為他擁有十八般武藝,不畏艱險,敢于向“惡勢力”斗爭。
不過真正引起網友熱議的,還是小男孩手持的《大鬧天宮》電影票上面印有“2019-9-22”日期。對于這個重要細節展現,大家認為華為似乎是有意在暗示觀眾,他們屆時可能有“大鬧天宮”一樣的大事,如果聯系到余承東之前的發言,綜合來看這就是暗示自研操作系統“鴻蒙”要在今年9月亮相的節奏?
就前不久,余承東曾主動透露了一些華為自研系統細節,比如華為的OS打通了手機、電腦、平板、電視、汽車、智能穿戴,統一成一個操作系統,而新的系統還兼容全部安卓應用和所有Web應用,新系統最快今年秋天,最晚明年春天面市。所以從這個表述上來看,“鴻蒙”9月亮相還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搭載自研系統設備或已開始備貨
分析機構羅森布拉特證券(Rosenblatt Securities)給出的最新報告顯示,他們走訪了上游產業鏈后得到的消息是,華為正在緊鑼密鼓的測試自研系統,其預計會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屆時搭載該系統的新機也一并亮相,而新機的備貨量在百萬臺規模。
此外,消息人士透露,目前華為對自研操作系統測試的一個選項就是對安卓系統應用的兼容性,同時系統還增加了保護個人數據安全的加密功能,這可以更好的讓用戶的隱私不被外泄。
按照余承東的表態來看,華為自研系統最快搭載的設備可能是Mate 30系列,其將會在今年第四季度發布(新系統先亮相)。據悉,華為自有系統跟麒麟處理器會有更深度結合,其在軟硬件的結合以及封閉生態圈的打造上,將會學習并借鑒現在的iPhone和iOS模式。
“鴻蒙”海外版就叫ARK OS?
從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網站顯示細節看,華為已經申請注冊“華為鴻蒙”商標,其商標范疇顯示,可應用于操作系統程序、計算機操作程序、計算機操作軟件等等,這基本上印證了之前他們要推出自研操作系統的說法。
除了注冊商標外,還曾有網友曝光的上海交通大學的一份PPT顯示,華為的自研操作系統,其命名就是“鴻蒙”,是某教授領導華為操作系統團隊開發的,已對Linux大量優化(已開源),并已用于華為手機中(安全部分)。
據了解,鴻蒙,道教神話傳說的遠古時代,傳說盤古在昆侖山開天辟地之前,世界是一團混沌的元氣,這種自然的元氣叫做鴻蒙,因此把那個時代稱作鴻蒙時代,后來此一詞也常被用來泛指稱遠古時代。四大名著《西游記》第一回中,也有“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的描述。
所以從上述趨勢來看,華為自研系統極有可能在國內的名稱叫做“鴻蒙”。比較有趣的是,華為最近還在EUIPO(歐盟知識產權局)注冊了三個名稱,包括HUAWEI ARK OS、HUAWEI ARK、ARK和ARK OS,有業內分析人士表示,華為極有可能是在為自研操作系統推向海外做準備,而操作系統在海外市場可能被冠以“Ark OS”的稱號?!癆RK”出自《希伯來圣經·創世紀》,是上帝指引諾亞建造的巨船,即人們常說的諾亞方舟,同樣具有“開始新的紀元”的意思。此前華為曾推出了“方舟編譯器”。
還有比安卓更先進的系統
產業鏈給出的消息稱,華為自研系統準備時間超過7年,所以這是一個很成熟的項目,其內部一直都在運作,只是遲遲沒有推向市場而已。華為自研手機系統是準備了兩套發難,第一個是基于Android系統架構研發,華為對原有系統的架構重新了優化,效率和流暢性都要比原本的優秀很多,不過隨著技術的發展,這些優點慢慢的融合到了EMUI,比如最近他們剛剛推出的方舟編譯器,就是脫胎于這個項目。
第二套自研系統,思路跟谷歌正在進行的Fuchsia OS思路很相似,完全不同于安卓(要比安卓更先進),都是基于微內核,深度匹配AI人工智能,做到全平臺支持,即有統一的用戶界面和用戶與數字世界交互的形式,無論在移動環境還是在桌面環境中。
不管谷歌也好,華為也罷,甚至是微軟和蘋果,未來都是要把盡可能多的智能終端串聯在一起,5G網絡是一個載體,但更有效的還是一個完整的對各個終端都支持的系統,所以從布局上來說,華為的第二套系統方案看的足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