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DigiTimes報道,受NAND閃存芯片價格大幅下跌的影響,預計2019年全球固態硬盤出貨量將會比2018年的2億部增長20%~25%,并且預計到2019年底,PCIe固態硬盤的市場份額將到達50%,取代SATA SSD成為市場主流。
消息人士稱,隨著3D NAND閃存工藝和成品率的顯著提升,256GB將成為2019年固態硬盤的最小容量,而480/512GB SSD將成為消費市場的主流產品容量。
具體到價格層面,512GB PCIe SSD的單價在2019年第一季度已經連續下降了11%至55美元,而SATA SSD的價格只下降了9%,換句話說,PCIe SSD和SATA SSD之間的價格差距正在進一步縮小。
業內人士稱,目前512GB固態硬盤的平均單價已降至一年前256GB固態硬盤的水平,按照這個趨勢,預計今年512GB和1TB固態硬盤的價格會進一步下跌。
據了解,臺灣慧榮、群聯、矽統正在加速推進PCIe SSD主控的研發工作,而金士頓、威剛、創見、希捷和美光等廠商已經把PCIe SSD列為主流產品線。
PCIe SSD無論在性能還是體積上,相比傳統的SATA SSD都更有優勢,非常適合筆記本以及小型主機安裝。
此前PCIe SSD沒有大量采用和它高昂的售價有很大關系,不過隨著工藝升級、市場需求飽和,閃存的價格正在逐漸走低,這也使得PCIe SSD的價格更加親民,相信在未來一段時間PCIe SSD將會成為更多朋友選擇的對象。